二、电采暖的施工要求
选择具有专业安装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是电采暖供暖系统达到理想采暖效果的保证。
根据设计施工图,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地热电缆及温控器安装,系统结构见下图:

a、检查地面的平整度是否符合铺设要求
在铺设电缆前先将地面清扫干净,地面保持干燥、平整,凹凸程度不得高于5mm。有防水层或防潮层要求的,地面基层须施工完毕并通过闭水试验验收;发热电缆电源引线布线系统中的穿线管、温控器安装暗盒(含传感线管、电缆线管的预埋)已按设计要求完成预埋;铺设区域内其它专业隐蔽工程已全部完成,现场符合封闭独立施工条件(本项工程不宜与其它单项工程交叉施工);准备施工所需用水、电等设施;并做好安装前铺设区域清理工作(通常情况下会集中时间进行装修,但一定切忌地缆的安装不能和室内装潢同时进行。有水管或线管的应事先在地面上切槽埋入,或将水管或线管沿墙壁排放。
b、现场铺设
第一步,铺设绝热保温层
在打扫干净的铺设场地上,将聚苯乙烯发泡硬质隔热保温板(XPS,俗称挤塑板)铺设在平整干净的结构面上,保温板应切割整齐,铺设间隙不得大于5mm,保温板可用胶带粘接平顺。铺设此层是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第二步,铺设反射层
铺设反射层复合铝箔,材料为聚酯真空镀铝膜,可以起到热量向上传导,铺设在挤塑板上,铺设必须平整,并用胶带固定(注意:由于镀铝膜表面与水泥附着力不强,容易形成真空层,建议每条电缆铺设的间距大于100mm以上,方可使用反射膜)。
第三步,铺设地暖系统中的钢丝网
铺设钢丝网,加强水泥和电缆的坚固,并可防止电缆塌陷到保温板内。将钢丝网铺设在反射膜上,将其固定在保温板上。接头处应用扎带捆扎牢固,钢丝网间应搭接并绑扎固定;市场上的钢丝网有多种规格的,建议用户使用质量较好的100mm×100mm×¢2钢丝网。
第四步,按设计图纸铺设发热电缆
发热电缆铺设前必须检测标称电阻和绝缘阻值,然后按设计图纸要求铺设在钢丝网上;首先将电缆的一端和温度传感器,从地面通过的PVC预埋管,连接到温控器底盒内;固定好电缆到底盒的这段距离,保证电缆有足够的长度接入温控器;在温控器底盒垂直于地面的位置上,用塑料卡,把电缆和铁丝网牢牢地卡紧。然后按照U型平直铺设,U型处最小弯曲半径为5倍电缆直径,一般最小弯曲半径>30mm,电缆需按设计要求间距铺设在钢丝网上,误差≤±10mm,每隔300mm的距离将电缆与铁丝网卡紧或绑扎带扎紧。
注意:电缆的发热线部分不允许进入穿线套管,必须铺设在地面绝热层上部,不允许相互搭接,发热电缆不允许凹进保温板中;固定电缆切忌不能用铁丝绑扎,容易形成交流电感;电缆如果较长,不可剪断,可调整间距以适应地面,允许的电缆间的最小间距为50mm。发热电缆铺设应美观、平直、不允许摔打发热电缆;
c、温控器的安装
温控器需选用双感温或地面温度传感型的,地面温度传感器可以控制发热电缆的运行,以保证地面温度的安全与舒适;感温探头放在两根电缆中间的位置,并用扎带与钢丝网固定;在墙壁垂直于水平地面1400mm左右安装,温控器一般可安装在与房间灯开关的并列位置;并要做好成品保护措施,避免以后操作造成意外损坏。
d、现场检测
(1)安装完成后,在浇注混凝土填充层之前,必须进行发热电缆测试,检查每根电缆的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确定发热电缆无断路、短路现象,如有通电条件可检测发热电缆的发热效果;
(2)测量出标称电阻后,将测量值与标称电阻比较,偏差值应在-5%-10%之间,然后与所选产品的功率比较,偏差应在±5%之内。
(3)测量绝缘电阻时,绝缘电阻阻值在潮湿环境下应大于0.5兆欧姆,干燥环境下应大于1兆欧姆。
e、混凝土填充层施工
浇注混凝土填充层,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进入铺设区域时必须设垫板运送,推车等工具不得直接挤压发热电缆,填充层完成48小时内不许踩踏、严禁剔凿、重压。
f、最终测试、验收、客户确认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在表面未干的状态下,应再次检测每根电缆的绝缘电阻,以检查发热电缆在填充层施工过程中有无损坏;或将地热电缆开关打开,进行通电测试5-10分钟,正常运行则表示产品安装及使用无任何质量问题,验收合格,客户确认。如发生断电等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则进行现场检修。
特别提示 :“三检一测”是电采暖供暖系统运行正常的保障。